外贸楼

当前位置:外贸楼 > 行业新闻 > 投资 > 国内园区要向海外园区学什么?

国内园区要向海外园区学什么?

2018-08-24 中国贸易报 点击:6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园区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不仅在国内遍地开花,也逐步走向海外,向国外“传授”中国经验。这些海外园区在为中企海外经营提供可靠保障的同时,也为驻在国提供了就业和税收,获得驻在国政府的好评,被人们喻为“一带一路”上的明珠。

可是,国境线就像那条“淮河”,将园区发展的土壤分成了“淮南淮北”。最近赛迪顾问发布的题为《中国产业地产项目TOP30》的报告称,目前,我国国内40%的园区还存在产业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国内园区的优秀项目仍占少数。

纵观目前国内园区的发展形势,暂且不说其运营水平如何,单从庞大的数量就可看出园区建设中的浮躁气息。4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的蛇口工业园就像一颗蒲公英,将园区建设的种子散向全国各地。如今,国内的园区名目繁多,抛开最近大热的自贸区以外,还有高新区、经开区、保税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跨境电商园区等等。各类园区遍地开花的同时,建设速度过快、同质化、空心化、定位不清晰以及借“电商”“互联网”等热门词汇作为噱头和名目,实则炒房地产的问题也迅速暴露出来。

对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园区运营比建设更重要,政府要引导园区健康发展的同时,要防止园区的性质发生变化,更不能让园区变成空城。当然,有些地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采取措施。例如,今年7月初,天津市政府就发布方案,计划在3年内将全市现有314个工业园区(集聚区)中的116个撤销。

与国内园区相比,海外园区的建设、发展就显得冷静、理智多了,产业定位也更加明确务实。这或许可为国内园区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首先从数量上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园区数量不低于200个,被商务部等部门考核认定的只有99个。数量上比国内园区少了许多,并且整体质量也比国内园区好一些。这是因为海外园区作为对外投资项目,除了中国政府与驻在国政府会对其投资有所把控之外,企业也会考虑投资回报率较长和海外复杂环境的因素而谨慎布局。

其次从产业定位方面来看,海外园区各有千秋。例如,中国·印度尼西亚聚龙农业合作区看重的是印尼当地盛产棕榈的原材料优势,在当地发展棕榈加工产业;位于捷克的中捷天呈工业园有利于入驻中企绕开纷纷扰扰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黑龙江省企业在俄罗斯创建的俄罗斯龙跃林业经贸合作区等园区依托的是俄罗斯丰富的木材资源;中白工业园则以严格筛选入驻企业而著称,凡不符合产业定位方向的企业不能入驻,虽符合产业方向但缺乏实力的企业也不能入驻。就入驻中白工业园的企业而言,比如潍柴动力、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很有生意经。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国内园区中也有诸如中关村科技园、苏州工业园这样的优质园区,境外也有一些存在问题的园区。面对它们,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比和讨论,让国内外园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关政府部门也有必要针对一哄而上、定位不清的园区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去产能”和转型。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既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眼中,中国园区已成品牌,不少国家欢迎和期待和中国共建园区。那么在国内,我们更应该珍惜、巩固和扩大这样的优势,让“中国园区”在其发源地牢牢扎根、健康成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