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楼

当前位置:外贸楼 > 行业新闻 > 要闻 > 外商在华投资 仍有更多新选择

外商在华投资 仍有更多新选择

2020-08-19 中国贸易报 点击:0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关于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宗长青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增幅实现了由“负”转“正”,总体好于预期。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535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较1月至6月回升了1.8个百分点,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7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连续第四个月实现单月吸收外资正增长。

宗长青介绍,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服务业发挥了支撑作用。1月至7月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41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占我国吸收外资比重77.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7.4%。二是主要投资来源地保持稳定。香港地区、新加坡、英国等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2%、4.6%和48.6%。三是外资大项目持续落地。1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到资占比68%,埃克森美孚、宝马、丰田、英威达等不少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加快在华布局。

宗长青指出,今年以来稳外资工作成效好于预期,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稳外资作为“六稳”“六保”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提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新要求,为稳外资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各级各部门形成了稳外资的工作合力。二是得益于应对疫情稳外资政策的持续加码。围绕助企纾困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国务院常务会两次审议出台稳外资的新政策,修订发布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负面清单,商务部以及相关部门和地方出台实施一系列稳外资配套措施,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得益于对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力度加大。建立健全外贸外资协调机制,成立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和地方开展“一对一”服务。四是得益于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新的《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法规今年正式实施,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设立变更的审批和备案,外商投资实行信息报告制度,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提升,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稳定趋好。

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表示,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外界总有一种声音与这样的趋势不相符合,妄图唱衰中国。然而,事实一再证明,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吸收和利用外资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状态。刘英奎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个国际权威机构曾预测,今年全球资本流动可能下降40%。在此背景下,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十分不易。

刘英奎告诉记者,投资的安全性、回报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考量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的当下,中国国内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各项防控措施扎实有效,为全球资本来华投资增添了信心。近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开辟市场开放的新领域,推出新举措;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更是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措施。这些政策,为外商在华投资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源源动力的同时,也为外商投资带来了新的选择。多年来,中国通过推出一系列区域政策,努力实现国内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努力为发展提供更好服务。受此影响,外资在华投资的区域界线逐渐被打破,可供投资的地域空间更为广阔。

“此外,中国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经济增长潜力巨大。虽然低端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中国高素质劳动力的增长数量、增长速度和价格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上述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依然还是外商投资的重要热土。外商选择在华投资,水到渠成。”刘英奎说。


回到顶部